寶億萊軟裝心系漓江畔
本版插圖 葉雄
◆ 曲 明
群山環(huán)抱,綠水相依,我在漓江畔的度假酒店正式完工了。這對于成長在東北農(nóng)村、在上海打拼十多年的我來說,意義重大。從一個熱愛旅游、熱愛自然、自由生活的背包客一路走來,我終于為自己找到了這片世外桃源。
1 緣起
我是個70后,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郊縣一個普通的農(nóng)村家庭。小時候家里條件雖然不怎么好,日子卻過得自由自在。記得暑假里每天幾乎都是迎著第一縷陽光,奔跑著穿越一望無際的青紗帳,家居軟裝體驗館>,我和小伙伴們變著法子玩兒,抓螞蚱、捉螻蛄、摸河蚌、捕河魚、掰玉米、挖土豆……能找到的就地烤了打牙祭,出汗了跳河里裸泳,閑著了就爬上樹掏鳥蛋,累了就躺在草地上,看著藍天白云做白日夢。或許是從小的成長經(jīng)歷使然,今天的我,依然喜歡那種簡單、純樸、自然的生活。
不過,每每看到“城里人”神氣的打扮,健談的性格,以及有意無意透露出的廣闊見識,我就躍躍欲試,有一股離開這片一成不變的土地、去大城市闖蕩闖蕩的沖動。上世紀90年代末大學一畢業(yè),我就和同班的女友煒以及幾個要好哥兒們來到了大上海。
起先幾年,我們一直在別人的公司里邊打工邊學習,后來有個醫(yī)藥行業(yè)的老板通過朋友找到我讓我?guī)椭鲆粋€項目。兩年里我日以繼夜地撲在工作上,可惜,這個項目雖然進展順利卻一直沒有盈利。沒想到,有一天老板找到我,說這兩年辛苦了,把公司繼續(xù)好好干下去。這等于把公司給了我,給了我一個創(chuàng)業(yè)的機會,我至今仍特別感恩。
也許是先前的努力有了回報,也許是命運女神眷顧,公司漸入佳境,我也嘗到了創(chuàng)業(yè)的甜頭,達到了財務自由的狀態(tài)。2006年,我和已經(jīng)成為太太的煒在上海買了房買了車,并且有了一個可愛聰明的孩子,公司也走上正軌,我有了許多空閑時間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。于是,我想要重新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我想到了無拘無束的快樂童年,想到了一望無際的土地,于是我背起行囊,帶上一顆放逐流浪的心,離開城市喧囂,去探索祖國大江南北的風景。
2 選址
旅行是會上癮的。我一有沖動就自駕十幾小時,有閑情就在距離上海兩千多公里的老街上“流浪”;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龍脊梯田、風光旖旎的西雙版納,更為旅途中那些擦肩而過的微笑、陌生人的幫助而感動。
出門在外,家居飾品加盟,住在哪里直接決定了這趟旅行的品質(zhì)。五星級酒店固然奢華,但對于在商場打拼應酬這么多年的我而言,似乎反而模式化得乏味。而許多家庭客棧、青年旅社,固然能感受到當?shù)氐拿耧L民俗,清潔度、舒適性和私密感卻很難保證。
在網(wǎng)上對比和實際入住后,我被許多講求舒適度又富有個性的精品酒店吸引住了。這些酒店大多以當?shù)氐拿裾瑸榭蚣�,�?nèi)部裝修卻不輸五星級酒店,衛(wèi)生舒適,各種書本、茶具隨手可得,藝術(shù)品、手工小件、植物隨處可見。更重要的是,這里的住客似乎有許多共通點:熱愛大自然,尊重建筑,愛護一草一木,不喜歡千篇一律,不會大聲喧嘩影響他人,主人和客人的界限模糊,因為資源不是你的我的,而是大家的。
對呀,開家居生活館,這樣一個遠方的家既能讓我可以近距離、時不時地生活在我一直追求的清新環(huán)境中,又能給旅途的人提供一個舒適私密的驛站,讓驢友聚到一起,還能帶動當?shù)乩相l(xiāng)的經(jīng)濟效益,最終要的是,或許能夠找回我的童年、實現(xiàn)我的夢想,何樂而不為?
回家和妻子、好友一說,他們都給我打氣。決心一下,我就開始著手選址問題了。
“我想去桂林呀,我想去桂林……”曾幾何時,韓曉唱的這首《我想去桂林》紅遍大江南北,而當我真的走進陽朔后,我知道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。
我花了四年時間,一邊到云南、廣西調(diào)研,住各種各樣充滿特色的酒店,學習別人的經(jīng)驗,一邊開始沿著漓江做起了背包客。我背著帳篷,一路步行,直到有一天走到了漓江東岸的九馬畫山,一下子被兩岸清秀迤邐的山峰和寧靜大氣的景致所吸引。尤其是清晨,滿眼的云霧繚繞,讓我切身體會到什么叫煙雨漓江。那次回到上海后,我做什么都有些魂不守舍,閉上眼睛就會浮現(xiàn)出這里的美景,直到訂了機票重回故地,才發(fā)現(xiàn)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——一個能安心的地方。
3 重生
和當?shù)乩相l(xiāng)一來二去,他們把我當成了自己人。我看中了楊家村一片典型的桂北民居,開一家家居飾品店要多少錢>,五座具獨立大院子的農(nóng)家黃泥磚房,隱掩于竹林之中,小青瓦、馬頭墻、木門窗、石板路,全是我想要的。
傳統(tǒng)的桂北民居是當?shù)鼐用裨谇О倌昱c自然的不斷協(xié)調(diào)中發(fā)展和完善起來的,其天然用材和筑造工藝使得房屋夏天通風透氣,冬天明亮溫暖,樸實中有著調(diào)節(jié)溫度的實用價值。而且據(jù)當?shù)乩相l(xiāng)說,黃泥磚房推倒后還能復墾還林,對環(huán)境破壞不大。
我和房子的主人簽了20年租約合同后一次性付清了款項。迫不及待等到了交房的日子,卻發(fā)現(xiàn)我十分心儀的竹林卻不見了蹤影!原來是村民太熱心,認為這些竹子長得雜亂無章,便全都砍去以騰出更多空地。殊不知,我看中的就是以竹林作為私密性遮擋的原汁原味的感覺……只能想辦法補救,我在院子里重新種上了竹子和果樹。
為了更好地把我的設想變成現(xiàn)實,尋找設計師費了不少周折,和很多人談過后總覺得不對路。后來有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業(yè)內(nèi)知名的美籍華人設計師,我們甚至還沒有見面,只是打越洋電話聊天,所有的環(huán)保理念、簡約審美一拍即合。
之后又發(fā)現(xiàn)當?shù)卦S多設施落后,水、電、煤等等常人理解中想當然的公共設施在這里都要重新做。為了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我還建了一個大型化糞池。由于當?shù)氐闹醒肟照{(diào)、衛(wèi)浴設備等品質(zhì)與我的想法有差距,我就請人幫忙全部從上海買好運到興坪。
有朋友不解:設計費加改造費,比把房子推倒在空地上直接建樓都貴好多,何必花這么多人力物力?我想,大概因為我是個“完美主義者”吧!
4 細節(jié)
施工中遇到了種種問題,幸好有許多朋友傾囊相助,一個個難關(guān)才得以攻克。終于,22間客房在山林中重煥新生。它們有的挑高六七米,有的擁有隱秘花園,有的是特設壁爐的大套房,有的擁有觀星賞景天窗,每間房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,我們還給每個房型起了和云有關(guān)的名字。房屋由寬敞別致的院落連接起來,每個院子里又各有主題,露天酒吧、古井陶器、花園果園、書吧酒窖等應有盡有。一座由石墻、鋼架、原木建起來的可容納百人的餐廳,風和日麗的時候,餐廳整個沿廊落地玻璃門可以全部打開與院子打通,成為一個半開放式的建筑,與山景融為一體。
軟裝過程中我總是在思考,能否賦予這些傳統(tǒng)建筑更多自然、人文的元素?